找到相关内容1314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当生命陷落时:与逆境共处智慧(2)

    情势,只要不对任何人封闭自己的心,不把别人当敌人看,才是诚实勇敢的。只要开始这么生活,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完全没办法认定事情是对或错,因为事情本身实在比对或错要善变而诡谲得多。凡事都是暧昧不明、一直在更迁和...似乎是“把我们遭遇的一切事物都带上道”。万事万物很自然都会经历基础、道途和结果。这等于在说凡事都有开始、中途和结束。不过也有人说过道途既是基础,也是结果,所以有时候我们会看到这样的句子:“道途就是目标...

    比丘尼佩玛·丘卓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34754458.html
  • 李济华居士遗集

    身,而忘了不去不来之法身呢?执我的众生,错认此短暂的色身为实我体,一切以我为前提,不顾种种背理非法昧良无耻,只求于己有益,从不顾全他人;然而那知凡事不合理智者,又那能与人和平共存呢?基于一二人的私欲,...

    广化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55454567.html
  • 有病事醫不要事神(2)

    令录;五道神如诸尚书。是已将泰山府君纳于阎罗王统下,阎罗王上对天帝负责,下则有泰山府君等诸属吏。又《冥祥记》「杨师操」条40,谓杨师操者,一生喜论人过,逢人诈言惭愧,凡事不容人侵己分毫,遂为东阳太监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65854638.html
  • 试论僧肇《般若无知论》的易理思维

    不同常境的,是有感即应,有会必通。其心默默运作,其效用永远自然无为应会万物。其心之所以能如此,正因虚空幽微,方能容纳万物,应会万物,而产生妙有之用。是否凡事须放下,心才有运转、容纳的空间?当心掏空、清净...秉持儒家思想治天下,凡事强调积极有为,然在此,我们可以发现到:有时不见得有为方能有所成,反而放空,无为无我反是最高境界;正如一幅画留一点空白反而最美;正如耕田,不是前进,而是一步步后退插秧,方把秧插...

    张晓芬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91054787.html
  • 纯印老人(3)

    。所以调身先须调心,端正心态稳定情绪是治病的首要条件、是主因。而服药、增加营养只是次因、是助缘。老人讲“凡事不走心”,就是看得开放得下。不执著利与害、荣与辱、得与失、生与死,不执著两边就是“中道”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32955086.html
  • 佛教正念的药方

    镇静的气质,就会发现自己碰到以前会很恼火的情境时,自然能更加镇静下来。他们因此就不会凡事诉诸反应,而是会用正念来响应。只要你觉察力没有间断,就能保护自己免受压力反应的摧残。  为了要跟他们沟通起见,我们...

    莎朗·沙兹堡、乔·卡巴金著 李孟浩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554155501.html
  • 当代台湾佛教的荣景与隐忧(下)

    不成,但是若能被适度地监督与批判,这永远会是一股让佛教维持清新的力量。在台湾,学者价值中立而审慎地自我节制本是好事,但凡事过犹不及,如果对佛教总保持着一份客气,或是与佛教某些特定团体有深厚的利益牵扯,那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40055704.html
  • 三世潘唐瓦·德唐夏茸上师传(1)

    。这些缘起物至今仍珍藏着。以前上师尊称“贡乔·钦绕嘉措”,“德唐夏茸”上师的称呼是在这时确定的。  由于“夏茸”活佛凡事谨慎,无论是侍奉于师前或是内外一切事务,无不处理得当,深得“德唐堪布”欢喜。这也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90156559.html
  • 关于十方丛林子孙化及僧制问题的讨论

    。戒腊最长者称为“上座”。伽蓝中一切事务要由全体僧众集会来共同决定。凡事必须取得一致意见,方可办理。其日常事务也由全体僧众推定“知事僧”负责办理。这一管理僧众杂事的职称,梵名译音为“羯磨陀那”。“羯磨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01756648.html
  • 丛林的组织和常识(1)

    语言以减少为直截。长幼以慈和为进德。   学问以勤习为入门。 因果以明白为无过。   老死以无常为警策。佛事以精严为切要。   待客以诚实为供养。 山门以耆旧为庄严。   凡事以预立为不劳。处众以谦恭为...逢客至,除奉茶进果外,即褥被等什物均须妥善准备,并从旁悉心照顾。若有面熟者趋前迎接,不可疏慢或失态。   19.接待宾客,言行必须掌握分寸,不可有失僧格。凡事以不慢来宾为度,不可妄议任何是非。 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02856663.html